Hua’s blog is about work, life, love, travel and even a bit of gossip!
当世界用四年定义你,她花了二十年重新定义自己
Netflix最新推出的《Victoria Beckham》纪录片,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位从“辣妹合唱团”到时尚设计师的女性。影片不仅展示了她如何在被误解与标签中成长,也让我思考,我们的人生为何常被短短几年的经历所定义。Victoria用二十年的坚持,让自己的品牌从亏损走向盈利,用行动证明了女性的毅力与长期主义。她的故事提醒我们:被误解不是失败,被定义也不是终点,真正重要的是在偏见中依然坚持做自己。
Rhode 引爆 Sephora 的背后
两周前,Hailey Bieber 创立的护肤品牌 Rhode 正式登陆 Sephora,并以首日 1500 万美元的销售额刷新纪录,成为该零售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新品首发。今年 5 月刚被 E.l.f. Beauty 以 10 亿美元收购的 Rhode,仅用数月就完成了从直销小众品牌到零售爆款的跨越。这一现象既凸显了明星品牌的爆发力,也反映了当下美妆零售的快节奏逻辑:品牌周期越来越短,而 Sephora 正凭借不断引入下一个爆款保持领先。
五年后,Uber重返自动驾驶战场
五年前,Uber 因亚利桑那州一场致命事故暂停自动驾驶计划,如今携手 Lucid 和 Nuro 高调回归,计划未来六年在全球部署 2 万辆机器人出租车。对 Uber 来说,这不仅关乎削减司机成本,更是争夺技术自主权和宝贵出行数据的战略布局,这场豪赌究竟会成为出行变革的转折点,还是昙花一现,仍有待观察。
从地方无名球队到全球热潮, Ryan Renolds如何打造“Wrexham”奇迹
“Welcome to Wrexham”不仅是这部纪录片的名称,更是一种对梦想、坚持与共同体的致敬。在这个不断碎片化的时代,他们为我们重新定义了什么是“归属感”,也证明了有温度的品牌,才最有价值。
如今的出版业,谁还愿意为一万字付出十六万美元?
就像许多看似“辉煌已远”的行业一样,出版也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。与其沉湎于过去的黄金年代,不如将目光投向未来,通过不断试验、不断突破,寻找新的生存与发展之道。
刘伟宏接手The Bay门店:重振百货,还是地产人的新剧本?
本周中国的女投资人刘伟宏成功竞标获得了Hudson’s Bay 28家门店的租约,并宣布将打造一个“全新的现代百货“品牌。那么刘女士为何会成功竞标,她随之而来的机会与挑战可能会是什么呢?
Airbnb,从订房平台到生活方式策划者
Airbnb 用“体验”和“服务”把自己从一个订房工具变成了生活方式平台,不仅提高了赚钱能力,也更贴近现代消费者的需求,这的确是一种既顺势又前瞻的聪明战略。
“AI 预言家”与“AI CEO”的未来蓝图
这几天,两则关于AI的新闻让我格外在意。一个像是来自不远的未来,一个则发生在当下现实,但他们所传达的观点惊人一致 - AI不再是某种“试试看”的新鲜工具,而是企业运转和社会升级的基础设施。
阿诺特的王位游戏:LVMH帝国的下一任继承人是谁?
在LVMH这部现实版《继承之战》中,76岁的阿诺特仍是编剧、导演、男主角,甚至是上帝! 他的下一步棋将如何落子?是继续巩固权力,还是开始真正的交接?这个价值3300亿欧元的悬念,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。但有一点可以确定:只要阿诺特还在,LVMH的王座就永远只有一个真正的主人。
人工智能正式走进《纽约时报》新闻编辑室
上个月,《纽约时报》的高层批准了内部使用几款人工智能工具,并正式启动了相关培训项目,作为一个老牌的传统媒体品牌,我觉得《纽约时报》正在逐步迈向全面 A.I. 整合道路的这个新闻意义重大。